導讀
10月23日至25日,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在上海召開,財政部副部長鄒加怡表示,全球為了應對疫情,截至今年9月11日,財政刺激政策接近12萬億美元,各國平均赤字率將比去年上升9個百分點。在此情況下中國赤字率在世界是什么水平?下一步投資應該怎么做?債務與經濟關系如何處理?這些問題備受關注。
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20年10月的《財政檢測報告》指出,截至 2020 年 9 月 11 日,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和相關封鎖措施已使各國推出了空前的財政措施,其總規(guī)模達到 11.7 萬億美元,接近全球 GDP 的 12%。上述財政舉措中,一半是增加支出或放棄收入(包括臨時性減稅),另一半是流動性支持,包括貸款、擔保和公共部門注資等。2020 年,各國政府的赤字占 GDP 比率平均將上升 9%,而全球公共債務規(guī)模預計將接近 GDP的 100%,創(chuàng)歷史新高。在經濟活動穩(wěn)步反彈、利率穩(wěn)定維持低位的基線假設下,全球(除中國和美國)平均公共債務比率預計將在 2021 年穩(wěn)定下來。但各國還需開展更多工作,以應對日益嚴重的貧困、失業(yè)和不平等問題,同時推動經濟復蘇。
5月兩會確定我國2020提高財政赤字率到3.6%以上,安排一般預算赤字3.76萬億元,發(fā)行抗疫特別國債1萬億元,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75萬億元,以更大的政策力度,穩(wěn)住經濟基本盤,提振市場信心,為金融穩(wěn)定創(chuàng)造良好的宏觀政策環(huán)境。
從國際比較看,中國的財政刺激力度較大。但從世界各國的債務率和赤字率來看,我國的債務和赤字整體水平并不高。
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全球比較赤字率、債務率考慮了政府性基金預算的專項債以及城投債等內容,口徑偏大。按此標準,根據公布的2020年6月《世界經濟展望》,IMF預計2020年中國赤字率為12.1%(較預計的2020年全球赤字率13.9%低1.8個百分點),低于主要發(fā)達國家水平。低于美國(23.8%)、巴西(16%)、日本(14.7%)、西班牙(13.9%)、法國(13.6%)、意大利(12.7%)、英國(12.7%)、加拿大(12.6%)等國家。
2020年6月《世界經濟展望》IMF預計2020年中國債務率為64.1%(較預計的2020年全球債務率101.5%低37.4個百分點),遠低于主要發(fā)達 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的水平。遠低于日本(268%)、意大利(166.1%)、美國(141.4%)、法國(125.7%)、西班牙(123.8%)、加拿大(109.3%)、巴西(102.3%)、英國(101.6%)等國家。
2020年10月的《財政檢測報告》指出公共基礎設施投資與GDP之比增加1%,就能使產出增加2.7%,創(chuàng)造2,000-3,300萬個就業(yè)崗位。在應對衛(wèi)生危機(通訊、運輸)或促進經濟復蘇(建筑、制造業(yè))的關鍵行業(yè)中,公共投資引發(fā)的私人投資尤其強勁。 在醫(yī)療行業(yè)、保障性住房、數(shù)字化、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的新投資,將為建立更具韌性、更加包容的經濟奠定基礎。這與中國大力推進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基建領域投資的積極財政政策是高度相符的,專項債券支持基建領域能夠有效拉動投資、 促進就業(yè)、拉動經濟發(fā)展。
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
了解更多資訊